12月14日,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聯合APP(中國)主辦的“2013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政府機構、企業、行業協會以及學術界百余位嘉賓,在論壇上就互聯網時代中國紙市場的現狀和紙業轉型升級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者認為,作為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紙不會消亡。
信心
造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原料工業地位沒有變;印刷用紙在中國造紙總產量中只占不到40%;而包裝用紙和生活用紙是人民生活必需品,占六成以上;目前全球能叫出名字的紙有6000余種,而我國只有不到700種,市場潛力仍然大。
紙不會消亡
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別濤:我作為一位普通消費者,對紙的未來是很樂觀的。目前紙的品質在提升,用途也越來越廣泛?,F在我們看紙質書少一些了,但我們拿到一本印刷精美的書也會很欣喜?,F在很多出版社制作了很多精美的書籍,那種裝璜和設計是電子產品不能替代的。我們拿出一個平板電腦或者手機閱讀是有便利之處,但閱讀書之雅是不可替代的。
紙業是我國的基礎工業和傳統工業。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環保、工信、林業等部門都重視紙業的發展。我們希望紙業優化產品結構和生產技術。但當環境容忍度達到極限時,外部環境壓力轉化到企業,國家通過價格、稅收等手段也在推動企業把環境代價內部化。這也是一種管理,目的是倒逼企業提升管理水平。我們愿意看到這個行業在提升我們生活質量的同時,自身也得到發展,形成雙贏或多贏局面。
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院長曹春昱:現在傳統的印刷、書寫紙占所有紙的份額越來越小,當然不會一下子小到主導地位之下。我不會擔心新聞紙的銷量下降會影響造紙業的生死。因為新聞紙的產量也就是幾百萬噸。我們在其它領域很容易獲得這個應用缺口。
中國造紙協會副理事長趙偉:有人統計過,目前全球能叫出名字的紙有6000余種,我國能叫出名字的產品不到700種。IT、多媒體等已經對平面紙媒體形成不良影響。但印刷用紙在紙業只占不到40%。
當前,紙業正在面臨增長速度放緩和生產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增加的壓力。紙業生產經營遇到了一些困難,既有外部因素,也有自身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但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會有根本改變,行業特有的較高需求彈性系數將會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繼續保持同步。造紙業一定要堅定信心,通過加快轉變方式,調結構,依靠科技進步創新,提升行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APP(中國)文化用紙事業部總經理馬志明:我們乘飛機起飛和下降的時候,肯定要把電子設備關掉。那時候大家都拿起書和報紙看。這是電子書做不到的。所以,我覺得作為更好的文化傳承工具,書本更強。站在于公于私角度,未來當然紙有可能消退,但不會消失。
金紅葉紙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錫土:在1997年,中國的人均生活用紙用量只有0.6公斤,早期就更少了?;叵朐谏蟼€世紀50年代,我小的時候上茅房用竹簽或麥稈?,F在年輕人可能很難理解這種生活方式。如果說紙消失了,安全衛生要求都跟不上,我們會面臨什么情況?應該講,我國生活用紙質量和用量會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而逐步提升。在現在這種條件下,回歸到無紙世界的話,我們可能會用很多水。這是不現實的。
中國新聞社社長助理張平:根據中國造紙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今年前三個季度,新聞紙國內產量約為280萬噸,同比下降4%。這驗證了智能化信息載體的發展導致印刷用紙不斷下降的大趨勢。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中國包裝用紙和生活用紙的需求量會持續增長。
分析
包裝紙需求與互聯網無關,產銷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外貿出口產品包裝用紙和內需下降;新增產能略大于被淘汰的落后產能,新老交替最終體現出產銷相對穩定
紙產量“零增長”并非全是互聯網的過
國家林業局發展規劃與資金管理司副司長孫?。簬啄昵拔以跉W洲考察時,曾經問過一家著名造紙企業,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對造紙業的發展會不會有影響?他們的結論是,經過大量的研究和調查,網絡發展和造紙發展是同步的。
我國現在人均紙消耗量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當然隨著辦公無紙化,辦公用紙可能會有所減少。但是生活用紙在某種程度上還會有所增加,也會不斷開拓市場,如我們洗完手后用紙擦手,吃完飯后用紙擦嘴。紙有它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有些領域計算機能取代,有些領域取代不了。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藝術和文化的需求會越來越高,自然離不開作為載體的紙。
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院長曹春昱:作為基礎原材料產業,中國造紙工業在長期粗放增長之后,也進入了嚴冬。來自中國造紙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紙及紙板產量為8766.34萬噸,同比僅增長0.83%,比2012年全年增速下降2.39個百分點;紙漿產量較2012年同期下降4.15%。而伴隨著以無紙化為顯著特征的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公眾的用紙態度和習慣、造紙行業的生產經營都在發生嬗變。
造成紙產量“零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對外貿易增幅明顯放緩。這一塊對紙和紙板銷量影響比較大。另外,內需提升也比較緩慢。如果在這一年內內需沒有提升的話,紙產銷量是要朝下走的。由于內需提升量穩步小幅上升,因此這兩年紙業產量會保持穩定。
近兩年,大量資源消耗比較高、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小企業被國家環保政策和市場淘汰。這些小企業被淘汰的同時,有很多新增先進產能跟進,新增產能略大于被淘汰的產能。這是一個新老產能交替的過程,最終體現在行業產銷量相對穩定。
觀點一
我國城鎮化率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農村和二三四級城市消費潛力大
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院長曹春昱:中國紙和紙板產銷量未來一定不會再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但一定會以中速增長。盡管在今年和明年我國紙產銷量增長率會非??蓱z。但將來我國造紙產量增長源一定來自于內需提升。我國城鎮化進展加快肯定促進內需提升。
當前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占我國總人口還不到一半。我國大經濟帶、大經濟圈人口大概只占我國總人口的30%。隨著我國城鎮化率的提高,生活用紙和用包裝的需求量會上升。
我國大中城市的人口已經提前進入發達國家消費水平。但農村和偏遠地區消費水平還很低。這些地區消費水平只要能夠提升一個臺階,總需求量會非常大。
金紅葉紙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錫土:從世界生活用紙市場看,中國人均用紙量只有4.2公斤;而北美高達23公斤—25公斤,兩個市場差異非常大。我國長三角、珠三角等地人均用紙量已經達到7—8公斤;而內地的二三四線城市市場空白還存在。按照目前中國GDP增長狀況,生活用紙在中國的消耗量是落后的,這個市場的潛力非常大。
現階段我國生活用紙消費增長率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經過很多研究,我們認為,在這種條件下生活用紙后市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所以我們積極進行市場布局,推動“一個母雞帶幾只小雞”戰略,即利用林漿紙一體化優勢,用一家原紙生產工廠(“母雞”)帶活周邊的幾個成品加工廠(“幾只小雞”)。這樣加工廠可在合理的半徑內得到原紙,又可以就近向周邊市場供應生活用紙產品。
現在,60%的大賣場新店都開在二三級城市。國內幾大知名賣場所有新開門店都集中在二三線城市。所以,將來這邊會有一個爆發性成長。這部分也是“金紅葉”一直在積極加強的范圍。雖然市場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但只要你把握住方向,抓住重點,一個企業的成長是可以期待的。
觀點二
隨著國家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加大、民眾環保意識提高和投資放緩,一些不達標排放的產能會被淘汰,產能增速也會適度下降
三年后產能未必絕對過剩
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院長曹春昱:淘汰落后產能不是一個特別合理的政策,但是在中國是最有效的一個政策手段。什么叫做落后產能?評價這個東西有很多標準不是很清晰。但在中國不用這種政策手段永遠達不到這種效果。
一些地方政府很難容忍短期內徹底關閉不達標企業,也很難使這些企業能夠真正滿足環境標準要求。這是一種兩難心態。這說明某些地方政府在執行政策過程中有漏洞。這種狀態會維持一段時間。
但有一種壓力是這些企業不可能抵抗下去的,就是民眾的環保意識的提高,再下一代人是絕對不能忍受這種污染行為的。因此這種力量將推動紙業排放標準全方位落地。當這一天來臨時,紙業相對產能過剩和局部產能過剩問題才能得到比較好的解決?,F在由于形勢所迫,一些人已經減少了投資。將來有些產能會被市場和政策改變。因此,它也預留了目前超過市場容量的一些新增產能。這是一個企業或行業根據對目前和未來的判斷做出的決定?,F在是過剩的,但隨著市場調整和變化,三年以后未必是絕對過剩。在這種壓力下只有一些管理、技術領先的企業能夠生存下去,能夠等到美好的那一天。
金紅葉紙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錫土:中國政府是非常有遠見的,在很多政策上拉動內需?!笆濉敝?,百姓的薪資要翻一番。老百姓有錢就會消費,消費以后就拉動內需。有了需求產業自然就會活絡。所以,中國政府在規劃時會進行全面考量。中國有這么大的消費群,只要把內需拉動了,中國成長還需要擔心什么。我們要未雨綢繆,但有時候不需要太過悲觀。